在现阶段,AI眼镜在挑选方案时,续航、重量、算力这三者很难同时满足,与所有的智能终端一样,智能眼镜的功能越多,能耗和需要的算力就越高,如果扩大电池的容量,又会影响到眼镜的重量。
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快速普及,AI眼镜正逐步走向大众视野。相比传统眼镜,它不仅具备时尚轻便的外观,更融合了人工智能与移动计算的优势,让交互方式更加自然,应用场景更加多元。基于联发科平台打造的智能眼镜方案,兼顾高性能与低功耗,致力于为用户开启全新的智能生活体验。

AI眼镜硬件方案定制
AI眼镜基于联发科八核主频2.0GHz 处理器,搭载4GB LPDDR4 内存与 64GB 存储,并运行 Android
13系统。这样的平台组合,不仅能高效处理复杂的 AI
图像识别与语音算法,还能保障应用在多任务场景下的流畅运行。无论是实时翻译、手势识别还是语音助手,都能做到快速响应,满足日常与专业应用的双重需求。
低功耗设计,持久续航
在智能穿戴产品中,续航是用户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。相比于一些“性能强但耗电快”的解决方案,MT8768通过电源管理优化实现了更佳的能效平衡。在日常的语音交互、导航或拍摄等场景中,能显著降低能耗,减少频繁充电的困扰,让眼镜真正具备“全天候陪伴”的可能。
多维感知,丰富交互体验
AI眼镜不仅是一块“能计算的芯片”,更是用户与现实世界的交互窗口。
摄像头:内置1300万像素高清镜头,支持自动对焦与大光圈拍摄。既能满足生活记录需求,又可通过图像采集支撑物体识别、实时翻译、场景理解等 AI
应用。
IMU 传感器:集成6轴惯性测量单元,精准捕捉头部运动与姿态变化。在 AR 导航或沉浸式娱乐中,用户的每一个转头动作都能得到实时反馈。
其他传感器:光线传感器可自动调节显示亮度,提升观感并降低能耗;距离传感器则能感知用户与物体的接近程度,实现更加自然的智能触发。
音频与语音交互
智能眼镜在语音交互场景下的体验至关重要。双阵列麦克风结合 AI
降噪算法,可以有效削弱环境噪音,确保语音指令识别的准确性。扬声器则采用定向发声或骨传导技术,让用户在获得清晰音频的同时,不必担心声音外泄打扰他人。
多网络连接,随时在线
为了满足随时随地的联网需求,该方案支持 4G 全网通和双频 Wi-Fi,可快速实现数据分享。蓝牙 5.0
的加入,则扩展了与手机、耳机及外部传感器的互联能力,使眼镜能够轻松融入个人智能生态。

AI眼镜采用联发科MTK方案的优势
高性能低功耗:MTK芯片采用先进的多核架构设计,兼顾算力与能效,能在AI推理、图像识别、语音交互等场景下提供流畅体验,同时延长电池续航,满足长时间佩戴使用的需求。
完善的多媒体支持:内置高性能ISP和GPU,支持高清摄像头与AR/VR渲染,能够实现清晰的拍照、视频录制,以及稳定的AR内容呈现,提升沉浸式交互体验。
丰富的连接能力:支持4G/5G蜂窝网络、Wi-Fi 5、蓝牙等多种连接方式,实现实时在线服务与跨设备互联,满足移动办公、远程协作和娱乐需求。
高性价比优势:相较于同类高端平台,MTK方案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,适合AI眼镜这样对硬件体积、能耗和成本敏感的产品。
基于 MT8768 平台的 AI 智能眼镜方案,兼顾性能、功耗与交互体验,在影像采集、语音交互、沉浸式
AR、移动办公和娱乐等多个场景中都有着广阔应用前景。它不仅是一款科技产品,更像是用户生活与工作的智能伙伴,将“随身智能”的理念真正落地。